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市、縣(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良好環境和有力保障,現就以“兩好”(即管控好“四類人員”、管理好“其他人員”)推進日常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要求
根據我省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任務,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管控好“四類人員”、管理好“其他人員”,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形成日常性、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二、嚴格管控好“四類人員”
各地、各單位要全面落實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及發熱留觀人員“四類人員”的隔離、救治等管控措施,嚴防輸入和擴散風險。對“四類人員”建立工作臺賬,落實責任人員,壓實“嚴防輸出”責任。在疫情結束前,“四類人員”不得前往北京和其他地區,嚴防疫情輸出蔓延。對確診的無癥狀感染者和湖北入贛人員按照“四類人員”管控。
(一)所有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應當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至符合出院標準。
(二)病患密切接觸者應當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醫學觀察時間為與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末次接觸后14天。
(三)所有發熱患者必須留觀,在未確診前不允許流動。
(四)治愈出院的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應當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之后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陰性(采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后,方可解除隔離。各社區(村)、單位要做好跟蹤隨訪工作,落實一名相應的責任人員,做好行蹤管理、體溫監測,了解身體健康狀況并對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湖北入贛人員應當自到達目的地開始,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三、切實管理好“其他人員”
除“四類人員”以外的其他人員,均納入城鄉社區、農村村組和所在單位管理。
(一)教育引導居民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二)積極應用個人健康碼等信息平臺,居民通過網絡平臺申領電子健康碼取得出行、復工等資格,體溫檢測正常方可出行和返崗,出行必須戴口罩。
(三)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落實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措施,阻斷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和蔓延。
(四)對于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向所在的村、社區和單位報告,由城鄉社區或單位指定的專門工作人員用專用車輛立即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避免發生再傳播和交叉感染。
四、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一)城鄉社區疫情防控措施。
1.落實主體責任。壓緊壓實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個人責任,落實落細街道(鄉鎮)、社區(村)網格化管理,做好轄區和單位內人員往來摸排和健康監測登記工作。
2.推進聯防聯控。各單位要自覺接受轄區政府和街道(鄉鎮)、社區(村)的防控管理與服務,配合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安排專人與屬地做好溝通對接。各單位要通力協作,及時排查來自疫情高風險地區人員,提高社區摸排工作效率,快速追蹤密切接觸者。
3.實行分類管理。未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的社區(村),要全面實施“外防輸入”的防控策略,重點落實組織動員、健康教育、信息告知、重點地區和高風險地區返回人員管理、環境衛生治理、防護物資準備6項措施;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的社區(村),要嚴格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封閉式防控策略,除落實無病例社區(村)6項措施外,要重點落實限制人員流動、加強密切接觸者管理、及時組織消毒3項措施;發生疫情傳播的社區(村),要堅決實施“內防蔓延、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除落實上述9項措施外,要重點落實疫區封鎖、限制人員聚集2項措施。
4.加強重點人群管理。加強對護工、環衛、保潔、保安及餐飲、快遞、物業從業人員、臨時用工人員等重點人群的防控管理,落實個人防護要求,做好健康篩查和體溫監測。開展疫情防護培訓,保障必要的防護物資。對其居住生活的宿舍、餐廳等場所嚴格落實定期消毒、通風等措施。
5.開展健康指導。保持家庭、樓內等室內場所空氣流通,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為老人、兒童、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電話或線上咨詢服務??筛鶕鐓^(村)條件,為獨居或行動不便者,提供必要的上門醫療服務。
(二)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疫情防控措施。
1.衛生管理要求。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單位主體責任,在人員密集的大型商務樓宇推行“雙樓長”制,由屬地街道(鄉鎮)、物業管理單位分別責成專人擔任“雙樓長”,共同負責。要保障防護物資配備,強化人員培訓,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強化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消毒收集清運。減少開會頻次和會議時長,防止人員集聚。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交談時保持1米以上距離。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登記外地返回工作人員,并落實屬地和單位管理要求。
2.場所通風要求。定期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動。保證廂式電梯的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正常運轉。空調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關閉加濕功能,定期對進風口、出風口消毒。暫停使用中央空調,如需使用,應關閉回風通道。
3.場所清潔消毒。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通風,對接觸較多的公用物品和部位要進行預防性消毒。廂式電梯的地面、側壁要保持清潔,每日消毒。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等經常接觸部位要及時消毒。地下車庫地面要保持清潔。按鍵、刷卡等經常接觸部位要適當增加消毒次數。
4.輔助用房管理。餐廳餐飲場所(區域)、食堂和茶水間要保持空氣流通,干凈整潔,每日消毒。實行錯峰用餐,鼓勵打包和外賣,避免人員聚餐。衛生間要加強空氣流通,每日隨時進行衛生清潔、物品表面消毒。
5.疫情應對措施。設置應急隔離區域。加強人員健康監測,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員工,要專人專車立即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避免發生再傳播和交叉感染,并對其活動場所及使用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及時向主管單位和所在社區報告,積極配合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排查、人員隔離等工作。
(三)工業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疫情防控措施。
1.員工健康監測。掌握員工流動情況,分區分類進行健康管理,及時掌握缺勤人員健康狀況,每日匯總報告員工健康狀況。
2.工作場所防控。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式管理,加強進出人員登記管理,在出入口處進行體溫檢測。保持工作場所通風換氣??照{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關閉加濕功能,定期對進風口、出風口消毒。暫停使用中央空調,如需使用,應關閉回風通道。保障洗手等設施正常運行。加強工作和生活場所清潔消毒。減少員工聚集和集體活動,實行錯峰用餐,餐具要清潔消毒。實行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消毒收集清運。
3.員工個人防護。強化防控宣傳教育,落實個人防護要求,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行為習慣。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人群聚集,正確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
4.疫情應對措施。企業主要負責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要建立單位內部疫情防控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明確疫情防控應急措施和處置流程,設立隔離觀察區域。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員工,要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如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要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立即隔離其工作、活動場所和宿舍,并進行消毒,配合做好密切接觸人員等防控措施。礦山企業的疫情防控措施參照執行。
(四)商場超市、賓館酒店和理發店等場所疫情防控措施。
1.營業前準備。落實商場超市、賓館酒店和理發店等負責人責任,制定應急預案,明確相關人員工作職責,做好員工信息采集。場所內要加強保潔清理。開展工作人員培訓,配備防護物資。場所內要標示體溫檢測區、應急隔離區、防控物資儲備區、垃圾處理區等關鍵區域。每日至少在營業前和營業結束后各消毒一次。
2.營業中防控。實施人員體溫檢測。加強場所通風,空調采用全新風方式運行,關閉加濕功能,定期對進風口、出風口消毒。暫停使用中央空調,如需使用,應關閉回風通道。限制每次乘坐電梯的人數??s短顧客排隊等候時間,增加排隊等候間距,控制高峰時期客流量。工作人員在崗時要佩戴防護口罩,上崗期間勤洗手,實行錯峰用餐。進入場所內人員要佩戴口罩。
3.疫情應對措施。設置應急隔離區域。加強健康監測,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人員,要及時向主管部門和所在社區報告,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工作和活動場所及使用的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對密切接觸者開展排查,實施隔離觀察。農貿市場疫情防控措施參照執行。
(五)客運場站及交通運輸工具疫情防控措施。
1.運行前準備。做好防護物資保障,配備消毒劑、手持體溫檢測儀。運輸工具要定期檢測維護,保證運力充足、運行安全。強化消毒、通風等操作規程和疫情防控措施培訓。對乘坐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和客運包車、實行實名制管理的客運船舶等出行的,要做好乘客信息登記,采集乘客身份證件類型及號碼、聯系電話等信息??瓦\站場要設立應急隔離區域。
2.運行中防控。通過限制售票控制乘客數量,并安排乘客隔位、分散就坐。對進出站乘客要進行體溫檢測,加強對候車室、候機廳、候船室、車廂、船艙、客艙及公用設施的清洗消毒。乘客、司乘人員要佩戴口罩。三類以上客運班線客車和客運包車應配備手持體溫檢測儀,將車廂后兩排設置為應急隔離區域,臨時隔離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乘客和司乘人員,并及時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電子屏、廣播等要開展衛生防護知識宣傳。
3.運行后消毒。加強對車廂、機艙、船艙、客艙及衛生間等部位的清潔和消毒。座椅套等紡織物要保持清潔,定期洗滌、消毒處理。
4.入境人員疫情防控。外事、海關、民航、邊檢、衛生健康等部門要協作聯動,全面做好入境人員信息通報、身份登記、健康檢測、應急處置等工作。對入境人員有疫區旅行史或居住史的,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的,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人員,一律實行集中隔離,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
(六)旅游景區疫情防控措施。
1.景區開放衛生要求。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制定應急預案并開展演練。做好疫情防控所需的口罩、體溫檢測儀、消毒液等物資保障。對員工開展疫情防控培訓,做好景區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開展景區安全防疫宣傳。
2.游客防疫工作。實行預約、實名制購票,調節高峰時段客流量,實行分散式游覽。避免游客扎堆排隊入園,游客間距原則上控制在1.5米以上。要求游客自備并佩戴口罩,對游客測量體溫并登記造冊。禁止游客在公共場所扎堆聚集。實行錯峰用餐,禁止聚餐。
3.景區設備設施和服務防疫工作。每日對景區內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內部交通工具、客房、廚房和餐廳等進行消毒,妥善處置廢棄口罩等有害垃圾,免費提供消毒物品供游客使用。景區廁所、購物商店、娛樂場所要保持通風。對參與性游樂項目設施中游客使用或接觸的物品和設備表面要進行消毒。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區域。加強與當地疫情防控部門和醫療機構的溝通聯系。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游客,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其他事宜按照《江西省旅游景區疫情防控期間安全開放工作指南》執行。
(七)學校及托幼機構疫情防控措施。
1.開學(園)前準備。制定本校(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儲備防護物資,設立應急隔離場所,開展防控知識和技能培訓。對校園進行衛生清潔和預防性消毒。
2.開學(園)后防控。開展健康監測,實行“晨午晚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各類生活、學習、工作、活動場所保持常態化通風換氣和消毒。教師授課和后勤、保安等服務人員工作時,要佩戴口罩。學生在校期間要佩戴口罩。要錯峰用餐,防止聚集。加強因病缺勤人員的健康追蹤管理和校園封閉管理,禁止校外無關人員進入,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及時消毒收集清運。
3.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區域。大中專院校、中小學校的教職工、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要立即向學校和學校所在社區報告,及時進行隔離,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托幼機構兒童,要立即使用應急隔離場所進行隔離,向托幼機構負責人和托幼機構所在社區報告,同時通知家長,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
(八)監獄等監管場所疫情防控措施。
1.衛生管理要求。建立干警、工作人員和服刑人員健康監測制度。采取全封閉管理,禁止人員探視,減少干警和工作人員進出。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干警、工作人員和新入監人員要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方可進入。加強防疫知識培訓,儲備防護物資。建立病人區、隔離區、隔離觀察區和一般區域。開展受疫情影響人員及關押、看守(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服務。戒毒所、看守所等其他監管場所參照執行。
2.預防性衛生措施。加強監管區和行政辦公區的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實行錯峰放風和休息。衛生防護設施要保證運行正常。監管區和行政辦公區的物體表面、餐(飲)具要每日消毒,重點部位要及時消毒。垃圾要分類管理,及時消毒收集清運。
3.個人防護措施。干警、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措施,減少與其他工作人員面對面的交流,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時,要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及時轉送定點醫院或發熱門診就診。服刑人員要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措施,減少與其他服刑人員直接接觸。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服刑人員,要及時向所管干警、主管部門報告,并在干警監護下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區域。發現病例的監管場所,要盡快組織開展針對全體服刑人員、干警和工作人員的篩查和終末消毒。采取安全措施及時疏散服刑人員,加強對流轉人員的癥狀監測,健康狀況異常者要轉回本部;疫情擴散的監管場所,要對接觸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干警、工作人員和服刑人員進行篩查、分區管理、終末消毒。不具備隔離、診療條件的監管場所,要及時將重癥病例轉入重癥定點救治醫院進行救治,普通病例轉入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并加強救治期間的監管。要加強對刑滿釋放人員的管理,刑滿釋放人員要隔離觀察14天后,經危險性評估、體檢等確認無問題的,再進行銜接安置。
5.公安監管場所防控要求。公安監管場所的疫情防控要納入當地疫情聯防聯控體系。公安部對防疫工作有要求的按照公安部要求執行,沒有要求的參照本實施意見執行。防疫所需檢測經費、技術人員支持、防護設施及物資等,由當地政府統一協調保障。
(九)養老機構(老年福利院)疫情防控措施。
1.衛生管理要求。落實管理者和舉辦者“雙責任”尤其是舉辦者的主體責任。要建立疫情防控制度,制定應急預案,采集和完善人員信息,實行封閉式管理。建立健康監測制度。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要保持宿舍、餐廳、活動場所空氣流通,每日進行清潔消毒。工作人員要佩戴口罩。
2.關注健康狀況。每天早晚各測量1次體溫,隨時詢問老年人身體情況。對于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提醒規律服藥,不要輕易自行換藥或者停藥,如有身體不適,要及時告知護理人員。監測慢性病老年人身體狀況,預防跌倒。
3.提供就醫指導。老年人身體出現不適或疾病發作,養老機構要及時與老年人及其家屬溝通商量,達成一致后及時送醫。鼓勵醫療機構上門巡診。慢性基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皮膚病、一般過敏、輕微扭傷擦傷、普通牙科治療、常規康復等保守治療,不建議外出就醫。出現咳嗽、咳痰、咽痛、頭痛等癥狀且無加重,沒有流行病學史的老年人在機構內按一般感冒治療。急性發熱,如確無流行病學史的,可先在機構內隔離觀察,按一般感冒發熱進行治療。急危重癥患者要及時送醫診治。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區域。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老年人和護理人員,不排除有流行病學史的,應當立即實行隔離觀察,及時向主管部門和機構所在社區報告,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同時開展排查,對生活和活動場所進行全面消殺。病例治愈出院后返回及其陪同的工作人員,要隔離觀察14天。
(十)兒童福利(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疫情防控措施。
1.衛生管理要求。落實機構主體責任,建立防控制度,制定應急預案,采集和完善人員信息,實行封閉式管理。建立健康監測制度,對工作人員和兒童進行體溫監測,每日實行晨檢和晚檢。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建立進出人員登記制度。配備相關藥物、各類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合理控制人員密度,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2.預防性衛生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加強物體表面、地面、餐(飲)具、紡織品、公共衛生間、洗浴間的清潔消毒。餐廳和食堂保持空氣流通,實行錯峰用餐,對餐桌椅消毒。
3.個人防護措施。護理人員要加強手衛生,佩戴口罩,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兒童要盡量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嬰幼兒的衛生防護主要靠護理人員的防護保護。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區域,加強室外環境整治,垃圾要實行分類管理并及時消毒收集清運。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護理人員和兒童,要立即實行隔離觀察,及時向主管部門和機構所在社區報告,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就診或治愈出院的返回人員,要隔離觀察14天。
(十一)救助管理機構防控措施。
1.機構管控要求。救助管理機構要對新入站求助人員隔離觀察期滿14天,經體檢無異常后再給予分類救助。疫情期間暫停送返工作。
2.保障場所安全。受助區域要堅持每日消毒、清掃、排查、報告“四落實”。對受助人員要實行分餐制,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飲水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工作人員和受助人員要佩戴口罩,每天進行體溫監測和個人衛生消毒防護,并做好臺賬記錄。
3.加強托養監管。加強對托養機構、合作醫療機構的疫情防控安全監管和督促檢查力度。定期派員了解受助對象的衛生防疫和醫療救治情況,督促其加強衛生防疫,實行封閉式管理。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應急隔離場所。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人員,要立即實行隔離觀察,及時向民政主管部門和所在社區報告,并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同時開展人員排查、場所全面消毒清潔。就診或治愈出院后返回人員及其陪同的工作人員,要隔離觀察14天。
(十二)精神衛生醫療(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疫情防控措施。
1.衛生管理要求。制定疫情期間門診、住院診療相關應急預案與工作流程,制定院內感染應對預案,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建立聯絡會診機制,設立隔離診室、隔離病區(病室)。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全員培訓。門診和住院部要實行嚴格的限制措施,實行封閉式管理,暫停家屬探視。
2.預防性衛生措施。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換氣、清潔消毒。對所有進院人員要進行體溫檢測。門診大廳要放置速干手消毒劑。加強對住院患者的治療照護,盡量減少其外出活動,飲食實行送餐制。加強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指導基層組織做好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治療和社區照護。
3.醫務人員防護。醫務人員應當加強個體防護,嚴格評估并采取相應的等級防護措施,嚴格做好手衛生,洗手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操作。要科學排班,避免過度勞累,杜絕帶病工作。
4.疫情應對措施。設立門診入口唯一通道并測量體溫。嚴格預檢分診制度。加強病房管理,盡量縮短住院時間??茖W調整和規范復診、隨訪時限。對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癥狀的人員,要按照規定安排專人專車轉送到定點醫療機構或發熱門診就診,并進行終末消毒。精神福利機構參照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疫情防控措施執行。
(十三)醫療機構疫情防控措施。
1.疫情應對準備。制定應急預案和工作流程,開展全員培訓。做好醫務人員防護,儲備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防護物資。關注醫務人員健康,避免醫務人員過度勞累。加強感染監測,發現隱患及時改進。做好清潔消毒管理,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加強患者就診管理,減少患者擁擠。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依法采取隔離或者控制傳播措施。加強患者防護知識宣傳。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嚴格落實《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2.重點部門管理。
(1)發熱門診要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配備符合要求、數量充足的醫務人員防護用品。開展診療工作要執行標準預防,按照診療規范進行患者篩查、隔離措施并及時報告。患者轉出后要進行終末處理。
(2)急診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合理設置隔離區域,制定并完善重癥患者的轉出、救治應急預案。醫務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預防措施。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并定時清潔消毒,避免人員聚集。
(3)普通病區(房)要設置應急隔離病室,建立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病區(房)內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例,要啟動應急預案,按規范要求實施及時有效隔離、救治和轉診。患者轉出后要進行終末處理。
(4)收治疑似或確診病例的病區(房)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要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并配備符合要求、數量合適的醫務人員防護用品。設置負壓病區(房)的醫療機構,要按要求實施規范管理。對疑似或確診病例要及時采取隔離措施。
3.醫務人員防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強化標準預防措施落實,做好診區、病區(房)的消毒和通風管理,嚴格落實手衛生規范,使用的防護用品要符合國家標準。防護用品被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要及時更換。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格執行銳器傷防范措施及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4.患者管理措施。對疑似或確診病例要及時進行隔離,并按照指定規范路線由專人引導進入隔離區。加強對患者探視或陪護人員的管理。疑似或確診病例出院、轉院時,要對其接觸環境進行終末消毒。疑似或確診病例死亡的,要對尸體及時進行處理。
以上具體操作技術參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依法科學精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執行。
五、加強組織領導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地、各單位要知責明責、擔責盡責,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壓緊壓實主體責任,依法依規落實科學防控、精準施策要求,推動各地、各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向精準防控、重點防控轉變,確保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有效落實落地。
(二)強化監督檢查。各地、各單位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查找存在的薄弱環節,對突出問題要即知即改。對在防疫中責任不落實、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作風漂浮、落實不力的,要予以堅決查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
(三)強化宣傳引導。各地、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宣傳,引導全社會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全面做好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公眾準確理解和把握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進一步凝聚民心、堅定信心、穩定人心。
2020年3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